“人生,因夢想而精彩;人生,因奮鬥而快樂。我的夢想就是為家鄉建設出力,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美好,而西大是我夢想起航的地方。”
廖家甯出生在廣西樂業縣,是個典型的“老、少、邊、山、窮”的貧困縣。從樂業縣城乘坐公共汽車在綿綿不絕的盤山公路行駛三個小時,然後徒步爬山近一個小時,才能到達他的出生地。像許多大石山區的孩子一樣,他也有着吃不飽、穿不暖、爬山越嶺讀小學、讀初中的相同經曆。好好讀書,為家鄉建設出力,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美好,成為他的奮鬥目标。2002年,廖家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習,他的青春夢想開始點燃。

在學校他不僅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在專業領域的學習讓他擁有滿滿獲得感,同時還收獲了珍貴的同窗友誼。大學時與同學們朝夕相處,凝聚了無數美好瞬間,讓青春記憶更豐富多彩。同學情誼絕不止步于校園,畢業十多年來,很多同學變成了工作領域的好夥伴,大家友誼始終不渝,美好地延續着。
2006年7月,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百色,在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工作,開始接觸鋁行業領域,先後從事鉗工、班長、技術員、總調度員、主任等崗位。2016年5月,廖家甯成為了廣西百色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份子,被派往百金鋁業公司工作,擔任副總經理一職(現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生搬硬套來的東西終究不可靠,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吸收技術,吃透技術,形成自己的東西。”在長期的一線工作中,廖家甯深知技術對生産型企業的重要性。15年來,廖家甯始終追求“穩産、高産、優質”目标,堅持“安全、高效、均衡、穩定”指導思想,不斷優化生産組織,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2010年10月份,氧化鋁廠溶出車間軸承崩裂,生産告急,急需更換軸承,在外方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下,他帶領車間8名職工,先後配合完成檢修工作;2016年底,鋁母線産品出現等質量問題,廖家甯就利用周末時間趕赴股東方和同行企業學習取經逐一解決問題。

“管理是一門藝術,高層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層管理者,正确地做事;執行層人員,把事做正确。我們在工作中,也要學習螞蟻搬家的精神,腳踏實地做事,勇于擔當,不能紙上談兵,唯有将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真正制定出來,并用行動去踐行,才能達到有效的管理效果。”這是2017年初公司舉行的一次談話活動上,廖家甯在會上談到公司的管理模式時的發言。這些都是他從一線崗位身體力行的經驗總結和感悟,更是他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的真實寫照。在工作上,他獎懲分明,急職工所急,想職工所想,使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相輔相成,嚴格要求職工執行公司及車間的現行管理制度,将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他注重保障員工權益,确保員工薪酬待遇及應有福利得到真正落實;他關心員工的成長和發展,鼓勵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員工精神生活;他激勵員工積極向上、創先争優,不定期開展優秀班組及員工評比活動,分享先進經驗;他還極力組織開展新入職員工軍訓活動,培養了員工鐵的紀律和嚴的規矩,磨煉了堅韌不拔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一系列舉措,增強了歸屬感和集體合作意識,為公司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員幹部的言行舉止,都具有表率、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黨徽在胸前,責任牢記心中。”自入黨以來,廖家甯養成了習慣,隻要是在工作日或者正式的場合,自覺地佩戴黨員徽章。作為黨員,他時刻牢記自己身為一名中國共産黨黨員的使命;作為支部書記,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從嚴要求自己,創先争優,始終将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在他的影響和感召下,支部的黨員們均自覺佩戴在工作上,他獎懲分明,急職工所急,想職工所想,使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相輔相成,嚴格要求職工執行公司及車間的現行管理制度,将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他注重保障員工權益,确保員工薪酬待遇及應有福利得到真正落實;他關心員工的成長和發展,鼓勵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員工精神生活;他激勵員工積極向上、創先争優,不定期開展優秀班組及員工評比活動,分享先進經驗;他還極力組織開展新入職員工軍訓活動,培養了員工鐵的紀律和嚴的規矩,磨煉了堅韌不拔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一系列舉措,增強了歸屬感和集體合作意識,為公司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蘭語芯
審核|吳達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