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是學校為推動“雙一流”建設,加強學科交叉,将原資源與冶金學院、環境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于2017年6月合并組建而成,同年11月原林學院的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并入學院。現有三個一級學科,五個本科專業。學院英文名為: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Materials。
廣西自然資源豐富,人傑地靈,學院秉持“保衛中華,發達廣西”的辦學宗旨和“勤懇樸誠、厚學緻新”的校訓,繼承前輩夙願和“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紮實做學問”的傳統,堅持弘揚西大精神,一直緻力于為國家和廣西建設發展培養一流專業人才。學院辦學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馬君武、李四光、何傑、蔡承雲、鄭建宣、汪占辛等一批國内名家曾在太阳成集团相關專業學科任教、開展科學研究,奠定了學院學科專業的發展基礎。經過多年建設發展,為國家和廣西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現已發展成為“本—碩—博”貫通、“資—環—材”融合的本科、研究生教育一體的教學研究型學院,2015年材料科學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行列,2021年環境/生态學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學院現有教職工172人,專任教師132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稱人員40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人員43人,有博士學位者128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123人,各類高層次人才19人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234人,其中本科生1940人,研究生1294人。
目前,學院設有礦物資源工程、環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有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材料工程、林業工程)、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礦業工程)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别;有材料與化工(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在2021年7月的自治區第一輪一流學科終期評估結果為“A”。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礦物資源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為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礦物資源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環境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在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進入全球百強行列,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全國前100名。學院注重科學研究,堅持研育結合,大力培育英才,建有一批高端的科研教學平台和技術應用平台,包含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重點實驗科研平台,2個廣西研究創新中心,3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以及一批其他研究機構。
科研平台一覽表
名稱 |
類别 |
批準單位 |
批準時間 |
省部共建特色金屬材料及組合結構全壽命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
科技部 |
2022年 |
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2003年 |
廣西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創新基地 |
廣西重大科技創新基地 |
區科技廳 |
2017年 |
廣西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 |
廣西重點實驗室 |
區科技廳 |
2005年 |
廣西生态型鋁産業協同創新中心 |
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區教育廳 |
2013年 |
廣西生物質廢棄物制備高質結構闆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區科技廳 |
2013年 |
廣西高校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
區教育廳 |
2014年 |
廣西高校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
區教育廳 |
2014年 |
廣西高校礦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 |
區教育廳 |
2014年 |
太阳成集团材料科學研究所 |
校級科研機構 |
太阳成集团 |
1997年 |
金屬資源高效利用及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 |
校級科研機構 |
太阳成集团 |
2016年 |
學院的建設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專家的大力關心支持,成立以來聚焦于廣西特色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開展科學研究,服務地區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優秀成果。曾獲廣西科技進步特别貢獻獎、廣西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項,主持參與并完成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近年新增科研項目742項,資助經費達3.81億,其中國家級項目115項,資助經費達5368.8萬元,省部級項目199項,資助經費達1.87億;新增國家重點研發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0項;新增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40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8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86項,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32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673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Energ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410篇,出版各類著作27部。授權發明專利347項,專利轉化19項,轉化金額達1239.2萬元。獲得各類科技獎項榮譽26項,其中省級科研獎項15項。
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重視立德樹人,是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範院系。學院強調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化育和家國情懷培育,重視培養樹立社會責任和集體主義理念;鼓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文體活動,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學生志願者的表現在校内外受到廣泛好評,其中學生先行連榮獲南甯市“志願服務組織承接政府支持志願服務項目最佳運行獎”,“愛心家教”獲選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先進典型和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堅持以賽促學促研,近年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共有149個競賽項目獲省部級及以上榮譽或獎勵,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原“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賽中,獲3金4銀6銅優異成績,在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等多項學科競賽中成績顯著。
學院緻力于科技創新,聚焦廣西發展,奮力解決廣西相關新質材料、礦物資源、綠色環保、現代汽車等相關産業中面臨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與衆多骨幹企業建有技術攻關聯合體。目前已與礦業、冶金、環境保護、水務集團、鋁加工、鋼鐵、水泥建材、機械鑄造、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木材加工、現代家具等行業的80多個研究所、科研單位、生産企業建立了多種形式的産學研用合作,參與解決了一批企業發展中面臨的重大科技難題,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能力不斷提升、效能不斷增強。
學院重視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研究,關注科技前沿,結合廣西需求,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不斷提供新動力。近年來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先進光電子材料與器件、高純特色金屬提取、特色礦物分選理論和制劑、金屬合金相圖、生物質材料開發與應用技術、環境生态與綠色發展、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向上不斷探索,發表大量高水平研究論文,獲得了一批專利,産生了一批科技應用成果,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骨幹人才。
學院重視國際合作,積極面向東盟及海外尋求合作與發展,近年來多次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與俄羅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泰國等多個國(境)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聯合培養和學術交流關系,合作開展研究發表高水平論文70餘篇,在國際的學術影響力不斷增強。
面向未來,學院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複興中華,發達廣西”的辦學宗旨,“勤懇樸誠,厚學緻新”,大力弘揚“創新創造、奮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太阳成集团“雙一流”精神,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争創全面一流十大工程,秉持“進德修業、止于至善”院訓和一流精神追求,按照學校的辦學戰略和決策部署,心懷“國之大者”,砥砺前行、團結奮鬥,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學院地址:廣西南甯市西鄉塘區大學東路100号
郵 編:530004
電 話:0771-3232200(學院黨政辦公室)
傳 真:0771-3232200
(數據更新時間:2024年11月)
黨政辦公室:0771-3232200
教學辦公室:0771-3232274
研究生辦公室:0771-3234560
學生工作組:0771-3225257
校友辦公室:0771-3227166
地址:廣西南甯市西鄉塘區大學路100号
郵編:530004
Email:zyhjyclxy@gxu.edu.cn
學院微信公衆訂閱号
版權所有:Copyright@2017 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_太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