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自治區科技廳獲悉,我院羅能能教授、孫建平教授等共獲9項廣西科技計劃立項項目。其中羅能能教授負責的《電介質儲能材料》項目獲得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這是我院首次獲得此類立項項目。
羅能能教授,博士生/碩士生導師,現任我院院長助理,材料學系主任。中國科協第六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20-2022年度)項目獲得者。2015年清華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16年加入太阳成集团任校聘副教授、副教授。2021年破格晉升為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新型無鉛功能材料(鐵電/壓電/反鐵電)的開發及應用、納米粉體的制備及産業化、陶瓷的低溫燒結新技術等。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廣西創新驅動重大專項子課題1項,廣西區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973”等多個國家級重大項目。在Nature Commun., J. Mater. Chem. A/C,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ppl. Phys. Lett.,J. Am. Ceram. Soc. 等國内外刊物上發表SCI學術論文40餘篇,并有多篇論文被選為封面或熱點論文。擔任中國儀表功能材料學會電子元器件關鍵材料與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員,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JAD)首屆青年編委。受邀擔任Adv. Energy Mater., J. Mater. Chem. A/C, J. Am. Ceram. Soc.等多個國際期刊的審稿人。
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培養造就一批進入國家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優秀學術帶頭人。
此外,孫建平教授的《生物真菌染色木材機理》獲得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朱金良副教授的《基于金屬碳化物-氧化物異質顆粒/多孔碳網絡的高性能锂硫電池研究》、馮琴博士的《CaHfO3基陶瓷的極性納米微區調控及儲能特性研究》獲面上項目,岑偵勇博士的《铌酸鉀鈉基無鉛壓電陶瓷的降燒機制研究及器件制備》獲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廖長忠副教授的《鈣钛锆石陶瓷固化高放核廢料及其穩定性研究》、黃浩博士的《基于液體金屬電極的高性能二維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及電路研制》、李濟恩博士的《正負極整合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蔣奧克博士的《适用于激光選區熔化的新型高強度鋁合金的研究和開發》獲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資助。胡湛波教授負責的《中國—東盟國際先進環保技術轉移交易平台及技術供給庫建設項目》獲廣西科技基地和人才專項項目。
編輯|劉 娜
審核|陳慶發
主編|沈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