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馮慶革教授團隊在氮化碳錨定單原子類芬頓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Anchoring single-atom Cu on tubular g-C3N4 with defect engineering for enhanced Fenton-like reactions to efficiently degrade carbamazepine: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一區Top)上。太阳成集团為論文唯一通訊單位,通訊作者為王東波副教授,第一作者為碩士研究生邱建榮。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廣西科技重大專項和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卡馬西平作為一種新興的有機污染物,因其具有結構對稱的含氮芳香雜環,導緻在水環境中很難被降解。本團隊利用缺陷工程将單原子銅錨定在管狀氮化碳上,來促進類芬頓反應高效降解卡馬西平。研究表明,具有碳缺陷的Cu/V550-TCN複合材料在較寬的pH範圍内,對卡馬西平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同時,結合實驗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共同揭示了碳缺陷調控活性位點以及Cu(I)/Cu(II)/Cu(III)氧化還原循環對活化H2O2産生單線态氧高效降解卡馬西平的機理。本研究為表面缺陷調控活性位點促進類芬頓反應高效降解水環境中新污染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7841
編輯|劉娜 周大淇
審核|王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