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春意濃,山水自難忘。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實際行動體悟偉大長征精神和鄉村振興成果,7月12日至14日,我院團委副書記田春和專職輔導員羅盛柳帶領“踏尋領袖桂足迹,學思踐悟再長征”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桂林市興安縣、全州縣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實踐團師生赴桂林前合影
12日下午,實踐團師生參觀了興安縣靈渠博物館。跟随工作人員的專業講解,大家全面、立體、真實地感受到靈渠的宏偉及其燦爛文化,了解靈渠在促進中原與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交融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和獨特貢獻。團隊成員紛紛表示要主動從靈渠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凝聚奮進力量,将靈渠古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終保持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作風。

實踐團在靈渠博物館前合影

實踐團觀看靈渠修建曆史視頻

實踐團師生體驗靈渠陡門技術
13日上午,實踐團師生前往興安縣光華鋪阻擊戰遺址,團隊成員聆聽講解員講述沈述清、杜宗美等英烈故事并緻以敬意緬懷。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依次參觀界首渡口、紅軍堂、紅軍街等紅色教育基地。在紅軍街,團隊成員通過采訪紅軍街上的老人,深入了解紅軍渡江時的軍民魚水情,鄉親們借出門闆、床闆,助力紅軍成功渡江,感受紅軍同人民群衆生死相依的偉大長征精神。

實踐團在光華鋪阻擊戰遺址緬懷革命英烈

實踐團在紅軍堂前集體朗誦湘江祭文

實踐團參觀紅軍街

實踐團在界首渡江碼頭留影

實踐團成員向當地老人了解紅軍渡江故事
13日下午,實踐團師生參觀了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瞻仰群雕和紀念碑,朗誦贊歌、鞠躬并手寫寄語表達敬仰;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後,實踐團師生們在園内教官的指導下模拟長征路線,合作書寫紅色标語,體驗湘江戰役搭門闆渡江,重走長征之路,感悟血與火的戰鬥曆史。通過集體朗誦“告英烈書”,書寫寄語,系紅飄帶,向革命英烈們緻以崇高的敬意。

實踐團在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合影

實踐團參觀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戰役紀念館

合作書寫紅色标語

模拟體驗湘江戰役場景

實踐團師生集體誦讀“告英烈書”

實踐團師生在紅飄帶書寫寄語禮敬革命先烈

實踐團師生為革命先烈系紅飄帶
14日上午,實踐團隊來到位于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講解員詳細介紹陳列的文物和湘江戰役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事迹。看着珍貴的曆史圖片和實物,團隊成員仿佛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深刻體悟到革命先烈們堅定的革命理想與信念。

實踐團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實踐團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前合影
14号下午,實踐團沿着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迹,來到了桂林市全州縣毛竹山村。在毛竹山村顯眼位置豎立着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好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西時就曾來到毛竹山村,對當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毛竹山村因地制宜發展葡萄産業,“葡萄基地”變成“綠色銀行”,通過種葡萄擺脫了貧困。實踐,在毛竹山村,實踐團成員們實地察看毛竹種植基地和葡萄園,體驗油茶制作工藝,學習鄉村産業振興工作經驗,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實踐團參觀毛竹山村

實踐團成員體驗油茶制作工藝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長征,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希望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廣大青年黨員、團員能繼續循着革命先烈們的光輝足迹,傳承紅色革命基因,赓續紅色血脈,從長征精神中汲取牢牢紮根八桂大地建功立業的不竭動力,走好屬于青年人的新時代長征路。
編輯|周大淇
審核|吳達慧 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