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煥發的年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攜筆從戎,披上軍裝;他們曾揮汗如雨,目光堅定;他們曾為我們的歲月靜好負重前行,他們就是光榮的退伍大學生。如今他們從軍營中回來,帶回了堅毅和榮譽,帶回了信念與成長。
今天,小微邀請到了一位退伍大學生--文嘉豪同學,讓我們來看看他在應征入伍的兩年中有什麼收獲?
個人簡介
文嘉豪,中共黨員,現為我院2017級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方向)在讀本科生。2015年入學,2016年入黨,2017年光榮參軍入伍。2019年9月退伍複學。
入伍前後對比
在本科期間,積極投身科研,發表SCI論文兩篇(一篇三區二作,一篇二區三作),并擔任太阳成集团學生青年志願者協會第十四屆宣傳部副部長。
在2017.09-2019.09當兵期間,曾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海軍北海艦隊某綜合保障基地某部及某艱苦偏遠海島。2018年1月,被選派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蚌埠士官學校參加為期3個月的初級預選士官培訓,以優異成績順利結業。多次參加各種大型保障任務,如:“和平使命”中俄海上聯演,亞丁灣護航雷彈保障,航母試訓等多種保障任務,盡職盡責不辱使命。台風“山竹”過境期間,參加應急救援分隊,支援抗洪搶險。2019年被評為優秀義務兵一次,獲得團級個人嘉獎一次。
2019年9月回學校之後,加入太阳成集团國旗護衛班,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太阳成集团國慶升旗儀式以及2020年元旦升旗儀式;每周一擔任護旗手,參加學校升旗儀式;配合學校有關征兵宣傳,升旗訓練,學生軍訓等工作。
Q1:是什麼契機讓你決定入伍的呢?
我從小就想穿上軍裝保家衛國,高考時也填的軍校,但很可惜當時沒有被招上。進入太阳成集团之後,我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事情,大二時想着一定要去當一下兵,于是我就決定了要入伍。
Q2:你退伍回來後,會發現與社會有隔閡嗎?
肯定會有的,我剛回來的時候連電子公交卡都不知道怎麼用。我從學兵連出來後,一直在山東青島服役,沒有假期,兩年沒回過家,因此很多新科技都不太了解。
Q3:你覺得入伍前和入後自己有什麼變化嗎?
入伍後,自己的人生規劃發生了改變。因為入伍前對自己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入伍後有很多的時間來重新審視自己:自己前20年做了什麼?後20年,甚至後面幾十年要做什麼?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等等,都可以有更多時間去思考,也思考得比較徹底。還有另一方面就是入伍後身體比較好。
Q4:退伍回來後,你現在還會嚴格要求自己嗎?
看是在什麼方面吧,比如老師布置的任務,我們肯定不會拖延,執行效率比較高。軍旅生活會培養人的情商,這也是當代大學生非常需要培養的一個方面。
Q5:可以簡單描述一下自己的軍旅生活是怎樣的嗎?
我在新兵連和軍校生活的六七個月是最有兵味兒的,因為當時是嚴格按照作息安排執行,早上六點起床,晚上九點半熄燈。周一升旗儀式,周二周四出隊列操,周三周五出跑操,還有每個星期的黨團學習,這幾個是固定的。我們也分休息日和正課時間,和我們在校學習一樣,星期一到星期五,該上什麼課,就去上什麼課。軍校是以理論課為主,新兵連是以隊列訓練和戰術課為主。新兵連周六上午一般是正常訓練,下午是黨團活動,周天是休息日。新兵連是培養軍人基本素養,學兵連是去軍校學專業技術。
Q6:剛開始步入軍旅生活的時候有感覺到什麼困難嗎?
那時候沒有感覺到什麼事情是難的,我覺得都是我理所應當做的,我自制力比較好,規定是5點起床,我一般4點半左右就起床,因為是新兵,對内務整理不熟練,于是我比其他人起的早些,來整理内務,一般等其他人起床我已經整理好了,後來到整個新兵連結束,我都一直堅持每天4點半起床。
Q7:在當兵期間有玩手機的機會嗎?
我們是不允許玩手機的,我在當兵期間前八個月沒有玩過手機,因為剛入連時就規定不能帶手機。後來在出連隊之後正式工作,才能跟家裡人聯系,讓家裡人把手機寄過來,因為是正常工作,所以是可以用的,但也是分時機的,隻有晚上吃完飯之後才能用,晚上熄燈前就要交手機,使用時需要登記。
Q8:在當兵期間有想過自己不退伍嗎?
有想過,當時在部隊可以考軍校,出于年齡考慮所以我沒有考,因為我已經22歲了,如果考上軍校再讀四年,畢業就是26歲。我當時在想我是學材料方面的,而我對科研也很感興趣,我想我在材料科研這方面對祖國做的貢獻會比在部隊多,于是我就退伍,繼續完成大學的學業。部隊中情況跟我一樣的人,也做了和我一樣的選擇,因為如果不退伍的話,大學前兩年的學籍就隻能作廢,因為我們的學籍隻能保留兩年,這也是大學生在讀期間入伍的一個問題所在。
Q9:請分享一下在參軍過程中令你比較難忘的事情
大概分兩類。第一類就是受委屈的時候或者吃苦的時候,這種事真的太多了。第二類就是戰友情,很難忘。因為新兵連和學兵連下連後,同一批兵都要被分往不同單位、不同戰區。然後會發現祖國的東西南北全都有認識的戰友,比如海軍,整個祖國的海岸線都會有戰友分過去,很多感情很好的戰友就分開了,挺傷感的,離别時抱在一起哭。在新兵連之後,我才懂真正的友情、戰友情,是要同吃苦共患難的,咱們平常做朋友也是這樣的,患難見真情,真的是很難得的。在最後退伍儀式上,摘掉軍銜的那一刻基本上所有的戰友哭了,沒有退伍的時候總想着外面的世界有多好,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時,内心又無限傷感。
Q10:軍旅生活中有什麼比較有趣的事情嗎?
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在新兵連實彈射擊和扔手榴彈的時候。實彈射擊的時候,和影視劇裡拍的差别很大,當趴着用支架架住槍,打一槍之後,槍的後座力非常大,完全不像電視裡面演的那樣哒哒就開槍,實際情況是槍聲震耳欲聾,每打一槍心都在顫抖,如果你站着開槍,每開一槍都要後退好幾步。插個題外話,拍軍旅的電視劇最寫實的就是《士兵突擊》,裡面有一句話我奉為經典,叫艱巨在于平淡,光榮在于漫長。這句話簡直是我兩年軍旅生涯的寫照,體會得更多的并不是什麼峥嵘歲月或波瀾壯闊。參軍過程中經曆的都是很平淡和默默無聞的事,但這種事也往往是最能考驗人,且再回想起來是很有意義的!之前在微博上看過一句話:後來那些讓你感到幸福的事,在經曆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痛苦。我覺得這句話是特别對的,比如說平時收拾衛生的時候,我們都是收拾的很細的。再比如要清理哪條路面和排水溝的話,路面上要一根草都沒有,排水溝裡要幹幹淨淨,不是平時隻需要清理幾米就結束,那種是幾百米的路,就靠一點人,要工作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那個時候确實是挺苦的,幹完之後,渾身上下全是土,确實非常能鍛煉人,滿山遍野的草,也不用機器,隻能人工去割,幹這些工作的時候,所有人都感覺苦和累,但是很少有人有怨言。既然穿上這身軍裝,就要無怨無悔,就有這份義務。所以說大部分我們退伍回來的同學,老師給的評價都很高,說可塑性非常好。我有個師兄18年考研,他屬于退伍大學生考研,考上了清華大學,很受清華大學老師的賞識。
Q11:在參軍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令自己感動或者敬佩的人或事?
感動的事有很多,比如像海軍,要駐紮的海島非常多,比如西沙水警區,南沙水警區,很偏遠很偏遠,補給船半個月左右才來一次,确實很苦。所以像一些年輕小夥子,其實年齡很小,但是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十多歲,就前兩天有個很火的話題,一個女生戴的戒指卡住了,去消防隊讓消防戰士取出來後,她媽媽說,快點謝謝解放軍叔叔,但其實小夥實際年齡和女生差不多,說不定還沒她大,也就是二十二三歲左右,但是看起來年齡很大,更多我感到敬佩和感動的是那種默默無聞、平凡的人,他們身上令人感動和敬佩的事有很多。因為部隊不崇尚英雄主義,最起碼中國軍隊不是這樣,中國軍隊是講團結講集體的地方。所以我個人敬佩和感動的往往是那些在我們身邊默默付出的人,這種人在中國軍隊太多了。昨天晚上剛聽了一首歌叫《祖國不會忘記》。上面有一句歌詞寫得很令人動容: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我。
Q12:在參軍過程中有誰曾給過你很大的幫助嗎?
軍旅生活中的幫助的話,第一個是同年兵,遇到問題,他們會像朋友一樣互相幫助。第二個就是老班長,他會教我們很多工作、為人處世的經驗,不僅會教我們在部隊該如何去工作和做事,也會給我們很多退伍之後回到社會上時,該如何處理同事之間的關系等,使我獲益匪淺。
Q13:像你一樣的在校大學生去服兵役和辍學後去服兵役有區别嗎?
它是有區别的,因為分不同兵種和軍種,軍種下面分兵種,軍種是海陸空火戰支。比如海軍有海軍潛艇兵、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
目前來講,中國的軍隊都是以高科技裝備技術為基礎的,如果高中畢業或者初中畢業去學,可能操作起來時領悟一般。如果是大學生,都是素質比較高,懂得多見識廣,學起來也很快。大學生去部隊是非常受歡迎的,目前中國的部隊現狀是裝備在等人,不是人在等裝備,部隊需要能夠操作高科技裝備的人才,往往這方面的人才是很難培養的。
比如魚雷或者導彈要定位一個目标,有好幾種定位方式,聲波制導的、激光制導的、雷達制導的。目前中國的裝備幾乎都是屬于非常高科技的,你要懂得這些裝備的原理,才能去很好的操控這個裝備,對大學生來講,懂得它們的原理并不是很難。但是普通的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隻能夠學到它的操作流程是什麼,至于原理就不太懂了。
Q14:當兵時身邊有可能是家人要求卻不是自己意願去當兵的人?最後有沒有改變呢?
我在學兵連的時候,有一個同寝室的戰友,他上學是上到中專,就基本不去上學了,在武裝部的宣傳下感覺軍隊還不錯就應征入伍了,因為他平時沒怎麼吃過苦,所以感到挺大落差,但還是堅持當了兩年的兵最後退伍了。
其實當兵真的很苦,我在新兵連前三個月就把我前20年沒吃過的苦全吃了一遍,甚至比我前20年吃的苦還多,我家條件也不是很好,從農村考上大學是一件方圓幾裡内很少見的事情,我也是我們村第一個考上重本的學生,我自認為我從小吃的苦還比較多,因為我父母都不太管我學習,我幹什麼都是靠自己。後來我去當兵後,才知道前20年吃的苦都不算啥,到部隊後才是真的苦。那個時候就覺得上學真的是像天堂一樣,上學是世界上最輕松的事情。所以有入伍打算的人,首先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參軍入伍是一件很嚴肅的事。
Q15:可以談談當兵兩年中,你的收獲和付出嗎?
收獲的話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物質方面,我們國家對軍人的政策和福利很好,比如考研保研,進體制内工作等都會有優待,買飛機票火車票等軍人依法優先。第二個是精神層面,當兵讓我積累了很多社會經驗和為人處世的閱曆。
付出的方面大概是青春吧,我是二十歲入伍到現在二十二歲,入伍前很多跟我差不多年齡的同學都考研或保研去了很好的學校,而那時我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兵,剛開始的時候落差感很大,不過現在已經走出來了,雖然我比其他同學大學畢業晚了兩年,但我這兩年所經曆的都是其他同學這輩子都難以得到的,這兩年還是非常值得的。
Q16:平時除了訓練之外,還做哪些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我參加過我們團組織的隊列會操,也參加過知識競賽大比武、合唱隊,合唱比賽參加了4、5次,知識比賽拿了第2名,這兩年收獲的東西确實挺多的。除此之外在學兵連也學習了很多知識,比如消防技能:戰場的急救、包紮等(我們叫戰傷救護),我們都是很系統的學過,并且考核過,這些東西是可以受用一生的。
Q17:你對想要參軍的同學有什麼想說的話或者建議?
我第一個建議是最好大學畢業入伍,或者大學新生入伍,這樣會對你的軍旅生涯發展和個人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國家現在也推崇畢業之後去是比較好的選擇。其次就是要做好思想準備,現實和理想是很有差距的。但是當你經曆過之後,你肯定不會後悔。
Q18:最後還有什麼要跟我們分享的嗎?
我就再補充一下,說說我平時的工作。作為技術兵,會從事裝備技術方面比較多。我們負責水面艦艇部隊的岸勤保障,按期給艦艇做保障,真的可以長很多見識,可以看到很多艦艇,甚至航母。
本期采訪到此結束啦!
文嘉豪同學分享的軍旅生活故事
讓我們真正看到參軍入伍給人帶來的錘煉和磨砺
參軍報國盡義務
熱血青春競風流
敬請期待下一位退伍大學生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