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劉焘教授課題組依托廣西特有的豐富天然生物資源和具備可調控性能的有機半導體材料,成功開發出了一系列太陽能電池器件及新型光催化-吸附多功能材料。這一系列材料的創新設計和開發不僅能夠高效利用太陽能資源,降解造紙廢水中的木質素等有害物質,快速去除水體中的各種有機污染物,而且可用于高附加值清潔能源生産與二氧化碳催化轉化,這一系列研究成果标志着在材料、能源和環境領域的重大突破,為解決全球能源、環境污染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支持和技術手段。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Aggregate、Surf.、Small、J. Colloid Interface Sci、J. Cleaner Prod.等多個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
圖1. Aggregate,中科院化學1區,影響因子18.8
圖2.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化學1區,影響因子9.9
圖3.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環境科學1區,影響因子11.1
圖4. Small,中科院物理小類1區,影響因子13.3
圖5.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科院化學1區,影響因子5.4,高被引論文
圖6. Surfaces and Interfaces,中科院材料科學2區,影響因子6.2
劉焘教授入職太阳集团城网址9728後,加入長江學者鄒炳鎖教授團隊,在省部共建特色金屬材料與組合結構全壽命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廣西有色金屬材料及特色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基金和王雙飛院士支持下,組建有機光電材料及其交叉應用課題組,主要研究内容為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與天然産物相結合,制備綠色環保、低成本、高效和可循環使用的光催化吸附劑,并在廢水中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污染物快速出去、二氧化碳還原一氧化碳以及生物醫學食品等領域開展交叉應用研究。目前,課題組所制備的催化吸附劑催化吸附效果處于世界第一梯隊。劉焘教授還不斷拓展催化劑應用領域,最新成果将陸續發表,部分成果也已經進入中試階段。劉焘教授課題緻力打造産學研為導向的具有區域特色标志性成果。
劉焘教授2020至2022年連續3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9至2022年連續四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等榮譽。迄今已發表SCI論文130餘篇,引用次數近12000次,H因子57,作為第一(含共一)/通訊作者在Adv. Mater.(8篇),Joule(2篇),Energy Environ. Sci.(4篇),Sci. China Chem.(5篇)等重要學術期刊共發表SCI論文10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20的期刊發表代表性論文26篇,多篇論文獲得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等學術獎勵。受邀擔任Joule,Adv. Mater. 等多本知名學術期刊的獨立審稿人,以及Molecules期刊客座編輯。擔任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業界導師、Exploration期刊青年編委、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期刊責任編輯、Materials International編委會成員、中國稀土學會第七屆稀土晶體專業委員會委員、廣西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評審專家、“兩灣”産業融合科技創新智庫(廣西.玉林)專家和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特聘專家。
編輯|周大淇
審核|王欣鵬